01
现代牧业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预期将取得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2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至2.2亿元(2022年同期:5.08亿元),同比减少约57%-61%;现金EBITDA约12.3亿元至13亿元(2022年同期:14.41亿元),同比减少约10%-15%。
现代牧业称,集团在做好原料奶主业的同时,持续开拓饲料业务、数智平台、草业、育种、肉牛产业等新业务。产业链布局日趋完善,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助力集团业务规模持续增长。报告期内,集团原料奶业务主要生产运营指标较2022年同期取得明显提升。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畜群规模达42万头乳牛,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9%;成乳牛的平均年化产奶量取得每头约12.6吨,优于去年同期。除原料奶业务外,新业务发展亦取得可喜增长,预计取得收入约16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00%以上,并为集团持续贡献利润。
然而,由于以下主要因素的影响,预期报告期内公司股东应占溢利较2022年同期将取得较大幅度减少:
1、原料奶业务毛利率下降及毛利额减少,主要由于大宗原材料价格较2022年同期仍处于高位及国内原料奶市场售价下行,导致集团原料奶业务毛利率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4个百分点;本期间来自原料奶总销量的增长无法完全抵消毛利率下降所带来的影响,导致原料奶业务毛利额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2亿元至1.8亿元或减少8%-12%。
2、乳牛公平值变动减乳牛销售成本产生的亏损增加,主要由于本期间牛肉市场价格下降、原料奶售价下降、饲料成本上涨等因素,使得乳牛公平值变动减乳牛销售成本产生的亏损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8亿至2.4亿元或增幅50%-70%。
02
中国圣牧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预期将取得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000万元(单位:人民币,下同)至2400万元之间(2022年同期:2.29亿元),同比减少约89%~91%;现金EBITDA3.60亿元至3.75亿元(2022年同期:4.66亿元),同比减少约20%~23%。
预期较2022年同期减少,主要原因如下:
1、国内乳制品消费疲弱导致原料奶市场售价下行,同时大宗原材料价格仍相对处于高位,对报告期间的销售成本造成压力,因此,集团原料奶的毛利额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9000万元至9500万元。
2、生物资产公平值减销售费用的变动产生的亏损较2022年同期增加超过8000万元,主要归因于集团主动淘汰低效牛只以改善优质乳牛群结构,所淘汰牛只数量比2022年同期增加;原料奶市场售价下行、饲料成本居高不下以及牛肉市场价格下降等因素,导致生物资产公平值减销售费用的变动产生的亏损增加。
中国圣牧表示,尽管目前面对着行业不可控的挑战,利润暂时有所回落,但集团迎难而上,励精图治,不断强化整体管理能力,提升运营效益。集团的核心业务发展稳固且坚韧,报告期间的牛群规模及质量、单产、总产奶量、原料奶销售收入均取得令人鼓舞的增长,尤其在成母牛单产方面,创公司历史新高,同比提升约3.9%。
03
澳亚集团
基于对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的初步评估,集团预期将录得综合亏损净额约4000万美元至5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87亿至3.58亿元),而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纯利约为3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5亿元)。
澳亚集团透露,预期亏损主要归因于:
1、来自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减销售成本变动的亏损。报告期内,预期重估亏损将介乎约5500万美元至6500万美元,而2022年同期,来自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减销售成本变动的收益为200万美元。重估亏损主要归因于过往12个月期间的原料奶售价下降及饲料成本增加。
2、报告期内,中国原料奶及乳制品需求疲弱,原料奶市场价格相对较低。集团于该期间的原料奶平均售价较2022年同期下降约8%。同时,每千克原料奶的饲料成本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7%,导致毛利率下降。
公告还称,集团已于2023年3月采取措施降低饲料成本,饲料成本开始下降。相较第一季度,毛利率于第二季度有所改善。该期间,集团亦进一步提高产奶量,并透过其内部饲料厂开始饲料加工。
专家认为,原料奶企业要走出行业低谷,一方面需要企业提升单产、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要靠政策宏观控制,引导消化需求。
在宋亮看来,供给增长过快是造成当前局面最主要的因素,之前各地都在积极发展奶业导致养殖过快增长,眼下奶牛养殖业应建立起配额制,各地区根据自身的土地、水源等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此同时,需要建立起产供销预警机制,对于需求的变化及时反映给供给方,让整个产业链有序生产。另外,积极引导社会进一步消化过剩的能源,鼓励企业促销,政策上给予部分企业喷粉一定的补贴。“根本上来说还是宏观控制,预计到2025年左右,经济消费需求会有所好转,奶业的阶段性压力也会迎来明显的减轻。”宋亮说。